双节“相遇” 2022年中秋小长假盘点
从中秋节与教师节“相遇”,相遇到首个“太空中秋节”;从四川抗震救灾、双节重建家园,年中到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……党的长假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,人们在中秋佳节,盘点深切体味团圆思念与家国情怀。相遇 特别中秋:双节“相遇”、双节太空“赏月”、年中重建家园 今年的长假中秋节,“十五的盘点月亮十五圆”,在朋友圈晒又大又圆的相遇明月美景,成为很多人庆祝中秋的双节特别仪式。 一头连着思念,年中一头连着感恩。长假今年的盘点中秋节恰逢我国第38个教师节,这也是自1985年设立以来,教师节首次与中秋节重合。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“为教师亮灯”公益活动,点亮万千灯火,致敬人民教师。不少地方以夜色为布,以灯光作笔,向辛勤的园丁致敬。 10日晚,武汉长江灯光秀“上新”中秋节、教师节主题,皓月与灯光交相辉映,绘就五彩斑斓的月圆画卷。在浙江嘉兴、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,城市地标也为教师点亮灯光。在社交媒体上,人们纷纷晒出与老师的合照,写下对恩师的感激。 此外,“天宫望月”成为今年中秋的一大亮点。10日,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,度过首个“太空中秋节”。三名航天员通过视频,向全球华人送上中秋祝福。 9月10日,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“帐篷课堂”里,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创意“月饼”。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与此同时,四川泸定地震灾区群众令全国人民牵挂。10日,连日下雨的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终于放晴。工作人员将月饼送到安置点,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中秋主题活动;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“帐篷课堂”,孩子们捏出彩色的“月饼”。“无论如何,月饼还是要吃,日子还要过,还要继续重建家园。”一位村民说。 消费:理性、健康、绿色为关键词 中秋节前夕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治理过度包装和“天价”月饼提出实招。根据此前多部委发布的相关公告,500元以上的盒装月饼被重点监管。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,今年月饼市场运行总体良好,呈现出“价格更亲民、包装更简约、口味更丰富”的新气象:高价月饼大幅减少,单价200元以内的盒装月饼成为消费主流;月饼包装普遍“瘦身”,豪华包装情况明显减少。 在各电商购物平台,环保包装的月饼礼盒、主打健康的产品备受青睐。部分餐饮企业推出一系列轻包装、重创意的月饼。有商家使用环保型纸板、可循环纸浆制作包装,传递绿色消费理念。 一些老字号以少糖少油为卖点,制作低糖月饼,不仅在老年群体里受欢迎,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,销量持续走高。 出游:本地游周边游为主,夜间游火热 9月8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,我国将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,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,强化优化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,包括倡导广大群众在本地过节、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。“居家过中秋”“非必要不外出”……多地也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。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10日全国公路客运预计发送旅客1750万人次,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52万人次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,自9月9日至12日,预计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56万人次。 “早上出城堵,晚上进城堵”在部分城市成为假期出行常态,进出城道路潮汐式车流现象较为明显。与此同时,一些市民也选择在市区内度假,不少城市市内商圈拥堵,交通压力增长明显。 文化和旅游部及各大在线旅游系统数据显示,今年中秋假期,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用户占较大比例,近郊游、周边游、微度假、短途游为假期旅游市场主导方向。 9月11日,游人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开南街道的向日葵花海里游玩。新华社发(赵庆祖摄) 9月12日,某商业平台发布的中秋小长假旅游消费盘点指出,在低风险地区,本地游及周边游较为活跃,本地酒店订单量较上月同期增长52%。在本地游带动下,不少年轻消费者选择带家人和孩子在酒店过节。 此外,夜间旅游消费成为亮点。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推出两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中秋节期间,夜间演艺演出、光影秀、赏灯祈福等项目受热捧。 多个平台数据显示,中秋夜游相关产品预订量较端午明显增长。不少航空公司也推出“赏月航班”,带乘客“追云逐月”。中秋节当天,全国计划执行的赏月航班为1607个,中秋当日夜间航班搜索量和预订量都实现双位数增长。 文化:电影市场回暖,中秋晚会唱响家国情怀 上半年,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在疫情冲击下受到影响。6月以来,电影市场逐渐回暖。 中秋节期间,12部新电影陆续上映,竞争激烈。今年的中秋档新片覆盖喜剧、家庭、爱情等题材,为观众带来更多元的观影选择。 有关数据显示,截至9月12日,中秋档票房已突破3亿元。同时,中国电影市场2022年度总票房已突破250亿元。 近期,一些城市的电影院陆续开放。国家电影局也推出一系列电影消费促进措施。业内人士认为,一些影片的优异表现及更多供给将为电影市场恢复带来契机。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更为期待国庆档的表现,“热度有望进一步延续”。 “共赴秋晚,同享团圆”。另一热度颇高的话题是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。三个篇章围绕中秋佳节的“月文化”设题,既有悠久的节日习俗,也有浓郁的乡愁思念,更有暖暖的家国情怀。(记者舒静、王雨萧、叶昊鸣、樊曦)双节“相遇” 2022年中秋小长假盘点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新华社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2-09-13 15:29:38 【字体:小 大】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日本关西机场推出日本首款氢动力旅游巴士
- 專家:想開心退休,必須做4件事|天下雜誌
- 快速检测木质活性炭碘吸附值方法研究(一)
- 情暖“八一”送温暖 关切关怀传真情_
- 错峰赚全球:叮当猫IP助你打通跨境新路径
- 應該不會過還要申請 中國試圖加入CPTPP,背後意義是?|天下雜誌
- 35平米客厅装修指南
- 晚中國一週,台灣申請加入CPTPP,誰有機會先進入?|天下雜誌
- 畅生元NFC果汁:天然榨取,每一口都是健康与美味的完美融合!
- 数字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(一)
- 两年来郑州全市法院登记立案44.1万件
- 汉阴县税务局:一张表扬工单 一份税务责任
- 慢病防控精准化管理 数智化赋能 三明医改又出新举措
- 電動車躍進ETF熱門榜,股價卻低迷 該入手嗎?|天下雜誌
- 厦门共享市场再添新军 率先推出全国首家自助宝宝车
- 马蹄焰玻璃窑炉格子耐火砖损坏原因及热修更换步骤,经验交流
- 布鲁奈罗老饕必知【塞西塔】
- 今后郑州市民补办社保卡可以扫码缴费
- 《小丑牌》白金率仅0.1% PS主机首席架构师赫然在列
- 琅琊送科技下乡促林业增效_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